• 重走一条线路
    2022-08-05


    第一站,王家坝闸,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和淮河防汛的“晴雨表”。王家坝闸之下,是180平方公里的蒙洼蓄洪区。当地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开闸蓄洪情况。

    大雨滂沱,河水汹涌。王家坝闸从警戒水位到保证水位只用了51小时。7月19日傍晚,他们接到开闸蓄洪和撤离群众指令。风雨中,群众赶牛羊、扛家当,扶老携幼……从指令下达到蒙洼蓄洪区2000多位非安全区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只用了7小时。

    在王家坝防汛抗洪展厅,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防汛图。60多年来,王家坝闸曾16次开闸泄洪。从2007年以来,这里一直安澜无事,如今要一夜间撤离!蒙洼人发扬王家坝精神,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主动配合、紧急转移,为防汛救灾作出重大贡献。

    “虽然不少群众受了灾,但总的看,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发挥了关键作用,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手段和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科学调度下,不再手忙脚乱。”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的治淮方案。”

    背景介绍:

    1950年10月14日,为响应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同年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

    1951年3月,治淮委员会根据水利部方案并进行实地勘察后,决定在阜南境内蒙洼地区建立淮河中游的第一座蓄洪库,在王家坝建立蓄洪闸。

    王家坝闸,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河南与安徽两省三县三河交汇处(固始、淮滨、阜南三县,淮河、洪河、白鹭河三河),因坝建在阜南县王家坝镇而得名。王家坝闸是淮河蒙洼行蓄洪区的主要控制工程,建于1953年,2003年拆除重建。共13孔,每孔净宽8米,设计流量为每秒1334-1626 立方米。淮河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位于三河交界的王家坝闸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有了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称号。王家坝闸也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 至2020年,已经有13个年份16次开闸蓄洪,累计蓄洪量72.4亿立方米。王家坝闸不仅仅是一道闸,闸下的蒙洼人民在长期与洪水的顽强斗争中孕育铸就的王家坝精神早已成为当代中国 精神版图中的重要地标,深刻影响和塑造了几代蒙洼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蒙洼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二站,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办的一家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业,员工张丽每月能赚2000多块,还能照顾家。洪水来时,她很担忧会不会淹了“饭碗”。在党委和政府帮助下,扶贫车间很快复工了。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因灾致贫返贫问题,详细询问扶贫政策、防汛补助落实情况,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受灾群众、贫困群众就业。

      背景介绍:

      王家坝扶贫车间(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箱包生产企业,主要从事书包、提包、背包、拉杆箱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代加工。如今,该企业每年可生产各类箱包100-200万只,年产值达2000万元,产品远销国外,已成为阜南县当地的代表性民营企业。

      公司位于王家坝镇淮上社区(保庄圩)内,“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坐落于此。2020年,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导致工人受困,王家坝扶贫车间(红亮箱包有限公司)停工15天,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但是员工补贴仍照常发放,为受灾群众、贫困群众增加收入,防止群众因灾致贫返贫。

      王家坝扶贫车间(红亮箱包有限公司)为返乡人士王恒亮创办,王家坝村、郎湾村、和谐村三村联建的扶贫车间,始终秉持着尽可能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理念来发展企业。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吸纳王家坝村、郎湾村、和谐村三个村集体和群众发展资金125万元;小额信贷方式带动46户贫困户;大户带动王家坝村67户贫困户产业经营。王家坝扶贫车间(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正常用工9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8人,带贫率接近50%,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


    第三站,是蒙洼蓄洪区芡实种植基地。看到乡亲们在田里劳作,习近平总书记下了车。

      池塘里,几位村民在采摘芡实;退水地块上,乡亲们正在补种包菜。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乡亲们兴奋地围了上来。

      “我这次是专程来看望灾区乡亲们,看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话音未落,大家就抢着汇报:“请习近平总书记放心!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饽饽种荞麦,水退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种子就种到哪里,尽量把损失抢回来。”

      习近平总书记倾听着,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到脚下的泥土里。“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以确保行蓄洪功能作为前提。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扬长避短。同时引导和鼓励乡亲们逐步搬出去,减存量、控增量,不搞大折腾,确保蓄洪区人口不再增多。”

      背景介绍:

      2017年,老观乡通过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天长市种植大户钱会明到老观乡发展芡实产业。目前已发展芡实近1万亩,其中顺河村三口塘面积596亩,每亩投资3100元,每亩年产值7700,每亩纯利润4600元;其中8月份可采鲜果100斤,平均每斤平均50元,纯利润3000元左右;冬季可采老籽450斤,每斤平均价格6元,纯利润1600元左右。该基地提供就业岗位18人,日工资100元,其中贫困户3人,年工资收入1万元以上。土地流转带动贫困户22户,每亩增收800元。

      芡实,俗称鸡头米,属水生植物,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


      第四站,是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蓄洪时,西田坡庄台被洪水围困了20多天。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问:“闹这么大的洪水,乡亲们的生活怎么样?”

      “过去发洪水时,庄台东头舀水喝,西头涮马桶。”“原来的变压器都在庄台下面,洪水一来就断电。”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如今电不断,水照供,船来船往吃穿不愁”……

      听说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乡亲们都围拢了过来。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对大家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也要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要考虑这方面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总结问题和短板,不断改善我们的工作。”

      背景介绍:

      西田坡庄台地处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始建于1953年,1991年加高加固,后又经过护坡形成占地13.2亩、台高海拔30.55米的庄台。在蒙洼180公里的大地上,蒙洼儿女生生不息,孕育出了自强不息的庄台文化。蒙洼蓄洪区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这里位置特殊,具有重要错峰减压作用,这里的群众更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蒙洼群众在长期与洪水的抗争中,孕育出了“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王家坝精神。经过2018年的庄台整治“五化”(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居民迁建和“四小园”建设,庄台已经华丽蝶变。过去的庄台到处是旱厕和柴草垛,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巷道泥泞,住房拥挤不堪,长期处于“人均20平,出门一线天,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困境,人居环境十分恶劣。如今庄台人人传唱“坡下绿草坡上花,水底鱼儿水中鸭,若问人间哪里好,美丽庄台是我家”,庄台成了蒙洼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