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基层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奠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促使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率先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村。太和县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因镇制宜、因村施策,统筹推进种、养、加、光、电、游、资扶贫,积极打造村级支柱产业,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壮大特色种养业。充分挖掘镇村资源,因地制宜,围绕“瓜果、蔬菜、药材、苗木、类菌、花卉、油料、牲畜、家禽”等特色农业,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的路径,积极培育村级特色产业和项目优势。全面完成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产业园建设,升级打造现有的136个产业扶贫基地,确保每个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至少有1项以上特色主导产业,发挥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提升行动,提高村级经济收入。确保结构优化、产品升级、产值提高、效益提升。
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扩面提质增效工程,准确摸排各乡镇现有农产品加工业数量、规模、类型,结合镇村实际,广泛开展涉农企业招商活动,吸引各类企业到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力争实现每个有条件的村至少建成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用好用活104个扶贫车间、136个扶贫产业园、38个扶贫驿站等现有资源,依托毛发、中药材、香椿、蔬菜、瓜果等产品相对集中优势,大力培育品牌意识,提高“三品一标”认证数量,提高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销售标准化示范基地,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加强光伏扶贫收益分配。加强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和维护,严格监管光伏利益分配,建立利益联结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利益分配采取动态调整,优先支持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及无劳动能力或者老弱病残幼等劳动能力弱的贫困人口。坚持死亡及时退出,新进及时纳入享受。确保光伏收益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打好网络扶贫组合拳。做好“扶贫”与“互联网”之间的加号,推动网络向贫困村、贫困户覆盖。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构建“互联网+公司+基地+贫困户”“电商企业+农产品+贫困户”“产业+基地+电商+贫困户”等模式。通过网络销售让贫困户的农产品不愁卖,价格好,做好“加法”,实现增收。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在贫困户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时,享受团购价,做实“减法”,实现减支。增加扶贫网络覆盖点,吸引贫困群众参与,做足“乘法”,形成“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网店带贫模式。让有一定文化的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能从事基本网络交易,拓宽就业渠道,做细“除法”,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开发乡村旅游扶贫。深挖乡村特色,培育具有本村文化、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李兴、坟台、宫集、三塔等乡镇农特产,开展“百村百品”特色优势农业示范,打造特色旅游农产品优势村、优势镇,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格局。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进沙颍河湿地公园、环球嘉年华游乐园、沙颍河汽车露营地等景区提升工程;促进老粮仓、书画旅游小镇、回龙湾生态旅游风景区项目建设实施,增强核心景区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创建成了“樱花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城关-旧县-郭庙-双浮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椿樱文化艺术节”等一批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开办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农耕文化等形式的农家旅游产品等,支持贫困村通过发展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石石巷村旅游“后备箱行动”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盘活资产收益扶贫。全面开展村级清产核资工作,依托各村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潜在优势,结合旧村复垦、美丽乡村建设、集体林地、闲置老村室、老学校、废弃的粮站、沟塘等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努力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三资”,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增加贫困群众的资产性收益。并逐年加大资产收益资金投入规模,增加贫困人口覆盖率,增强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以培育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支柱产业和“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使用新机制,将具备条件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