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言与纳言如车之两轮,良性互动、同向用力才能迸发最强动能
鉴不能自照,尺不能自度。能否正确看待、虚心接受谏言和批评,既体现胸怀境界,也映照心之公私。
史载,西汉时期,安昌侯张禹大肆敛财谋私,虽引得怨声载道,但迫于其权势,身边大臣未有敢言者。有位名叫朱云的官员却挺身而出,当着满朝公卿大臣之面,恳请汉成帝赐尚方斩马剑,斩杀安昌侯张禹以正纲纪。不承想汉成帝听后大怒,“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命御史奉旨捉拿朱云,后因两位大臣说情,朱云才免于一死。
朱云虽逃过一劫,但当时为此亡命者却不在少数。这不禁让人思考,既然谏言有风险,为何还有人知难而进、生死不顾?宋人王严叟说自己身为谏官即当直言,并非“好为高论,喜忤大臣”,而是“恐命令斜出,尤损纪纲”;明人王家屏则说自己但知尽言效忠,“岂意激主怒哉?”不难看出,敢于直谏者,往往心怀至忠、心有大我,其品行如惠风,能够拭除心灵弊垢、涤荡谄言媚行、匡正道德风气,于国家社稷大有裨益。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现实中,为官从政难免会存在用权偏差、民意不周等问题,这时逆耳忠言、有益谏言往往成为发现问题的“听诊器”。但谏言能否产生作用,关键得看纳言者站在什么样的高度、以什么样的胸怀来对待谏言。如果害怕颜面受损、影响权威,骄横拒谏,抑或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把谏言者当作多事之人,敷衍相处,不坦诚相对,就会耳目壅塞、是非不辨。
《典故纪闻》中记载,参军宋思颜看到朱元璋在东阁处理完事务后,更换的都是洗过的衣服,便在一旁感慨:“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朱元璋赞许道:“此言甚善……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正是这种虚心而听、居安思危的品质,成就了日后明王朝的兴盛。与之相反,明朝永乐皇帝曾标榜谦己纳谏,但“及言者多斥时政”时,“于是发怒,谓言事者谤讪”,转而“下诏严禁之,犯者不赦”。嘉靖皇帝更是说人家的直言是“胁君取誉”。这种胸怀和见识,也是导致其执政走向衰败的因素之一。
明镜不畏于多照,清流不惮于惠风。谏言与纳言如车之两轮,良性互动、同向用力才能迸发最强动能;如积水成湖,不择细流、不舍寸功方能迸发强大合力。言者是否敢说,纳言者的品质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只要具备虚怀若谷、善纳群言、乐纳忠言的宽广胸怀,善于以良言为药,以他人为镜来正己修身、弥补过失,人们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事业便无蔽匿之情、隐伏之祸,实现蓬勃发展。
毛泽东同志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纳言最直接现实的表现就是看能不能听批评,会不会听批评,允不允许别人批评。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时常自我反省与叩问:面对批评的勇气足不足,接受批评的底气硬不硬,知错就改的决心大不大。只要每名党员干部勇于在揭短中补短,在亮丑中正容,在知耻中奋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没有什么事业不可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