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树立标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本是一件好事。但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工作刚开展就急于总结成绩、炮制典型,出现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歪风,不仅对开展基层工作毫无益处,反而恶化基层政治生态,对踏实肯干的干部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造几个盆景、写几篇材料,开几次会议、发几篇报道,来几批参观、留一堆烂摊”
“米刚下锅哪能就熟了?树刚种下怎能立马结果?简直太难为人。”
中部某县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前两年该县开展一项文化扶贫工作,任务刚布置,工作刚启动,就凭借“漂亮”的材料,争取到与此主题相关的市级现场工作会举办资格,县委还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做出成果,总结经验,打造成“XX模式”,作为典型推广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国。
而具体实施的干部叫苦连天。
“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声势浩大,内心却战战兢兢,生怕别人看出问题和破绽。”
这名基层干部说,当地举全县之力,重点、重金打造了几个“盆景”,相关数据也掺了水分,总算完成任务。
近日南方某县级市组织了一场现场会,主办方安排参观一个脱贫典型村。从外表看,该村变化翻天覆地,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各项增收产业也带来不菲收入。但一些了解“内幕”的基层干部向记者透露,该村是市里的重点扶贫村,各种好政策、好项目都集中在这里,累计争取各类政策资金和产业资金已超过1亿元,大大小小的项目超过100多个,并无可复制性。
工作才开展、探索刚启动就急于打造典型;八字没一撇,先进典型材料已到位;甚至担心典型性不够,掺水造假……类似情况并非个案。
有的地方合作社刚成立党支部,就对外宣传合作社党支部已取得突出成绩;有的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把资源集中在条件较好的村,打造亮点典型工程,对其他地方不闻不顾;还有一些地方,因典型不够成熟,刚树立又被“下架”。
不少基层干部将此“树典型”的“套路”总结为“造几个盆景、写几篇材料,开几次会议、发几篇报道,来几批参观、留一堆烂摊”。
“干得好不好,要看材料报道;典型新不新,就看盆景精不精。”
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担忧,这种现象不及时遏制,将带偏基层干部政绩观,滋生严重的浮夸之风。这样的“典型”一旦得到上级肯定,意味着投机取巧被鼓励,将对扎实工作、脚踏实地的基层干部造成“逆淘汰”,出现劣币淘汰良币现象。
考核走偏,出政绩有捷径?
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跑偏,为了谋求个人政绩,不惜花费重金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甚至弄虚作假。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现在部分地方淡化GDP考核后,把经验效果作为出政绩的捷径,希望通过所谓的经验总结和工作亮点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
上级考核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助长了基层搞“速成典型”的歪风。一些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上级部门下达任务后,要求下级部门多出亮点多出成绩。但下头一根针,上面千条线,各种任务最终落实在县、乡镇两级,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下面有时只能树典型应付检查。
有基层干部举例:一项工作的推动,从省级发文下达到乡镇,层层传递下来,需要一段时间,乡镇准备的时间较少,甚至有时刚收到开展工作的通知,还没弄明白情况就要迎接检查,最后只能赶紧对付,走捷径造典型。
有干部告诉记者,一项工作开展,如果地方搞得好,就会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动,而举办了现场会的乡镇、县市,在考核中就会加分。在一些地方,炮制材料,造典型,琢磨如何争取到召开现场工作会的机会,就成了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树真典型,不能造盆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典型经验带动工作,是一种好的方法,但前提是要树立真典型。
多名基层干部呼吁,要引导和鼓励基层尊重实践效果,踏踏实实地探索,保证“典型经验”站得住、用得上。要在精准考核的制度设计上下功夫,要治形式主义,更要治官僚主义,提高督查、考核的科学性。
“要多到实地做调研者,少在办公室当统计师。”广东一位乡镇副镇长说,上级检查考核时应多关注老百姓的评价和呼声,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
庄德水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考核时可以适度引进第三方评估,多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反馈,沉下去,扎扎实实地搞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