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是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自2015年开展农村“双创”工作以来,已累计新增各类经济实体2.3万户、实名就业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20万人。
一是强扶持。切实加强财政扶持,县财政每年预算3000万元专项支持农村“双创”。县政府与国元保险公司联合开展了“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每年为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近1亿元的资金需求。二是建平台。投资1.54亿元,建立了面积达5100亩的“大学生及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园”,拟打造成集“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领航”“低碳林果园”的“一园五区” 。目前,已有26家创业创新经营主体入住双创园区。三是育主体。积极鼓励“双创”人员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各类实体。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3126家,合作社达1971家,列入农村“双创”的经营主体近4000家。“双创”典型企业安徽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流转土地4000多亩,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红薯、薄荷、草莓、马铃薯等脱毒种苗的育苗和制种,每年为农民增加土地租金收入400多万元、务工工资120多万元。四是重科研。县政府先后与安徽省农科院共建了“安徽省农科院皖北分院”,与中科院共建了“中科院皖北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植物逆境科研工作站”,推动“双创”经营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批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太和县蓝翎养殖有限公司已经注册商标20个,拥有11个发明专利和40多个外观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