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临泉县滑集镇乡村大课堂上出了脱贫新思想

临泉县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18-09-30

作者:靳克龙

浏览次数:4377

金秋时节,大地流金,七色的田野变的斑驳多姿,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临泉县滑集镇镇史庄、梁王、香铺等村,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自发地来到村文化大院内,唠唠嗑,谈谈今年的收成和下步致富规划。因为,在这里,时不时有县文化下乡剧团演出活动,在演出的间隙穿插一个环节,就是贫困群众自发上台讲讲自己的脱贫故事,说说自己的致富感想。

临泉县滑集镇王香铺村周大庄周西敏以前看病导致家里一贫如洗,但周老汉心里揣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作为健康扶贫“351”“180”政策受惠者,他终于摆脱了“有钱看病,没钱挨病”的日子。前不久,他到阜阳市人民医院看病,发了1100多元的门诊费用,到滑集镇卫生院按新政策报销后,自己只花了124元。他满眼泪花地感慨到:“怪不得政府给我办了《临泉县农村贫困户就医优惠证》,原来看病基本上是免费的,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啊!”,一系列扶贫新政策让他家慢慢过上了好日子。为此,在村里举办的乡村大课堂活动中,他多次自发登台讲述,周老汉说:“现在党的政策好,看病花钱少,娃子们上学也不用掏钱,但是扶贫不能全靠政府,关键在于自己。俗话说,帮你是人情,不帮是情分。这几年,儿子学习了开车的技术外出打工能挣钱,我在家里又种上了四五亩甜叶菊,一年算下来收入也不少,我已于去年底甩掉了‘穷帽子’,光荣脱贫啦!”

乡村大课堂上,除了贫困群众上台讲述脱贫故事,还有扶贫干部讲述扶贫政策,扶贫思路、历程等。驻杨小村第一书记虞尚元在大课堂活动中向广大村民吐露心声,说他过去在高校上班,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当初组织派他下来时,他曾在心里犹豫再三,担心干不好。可通过一年多和村里父老乡亲的接触,他觉得只要放下身段,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群众也一定不会把你当外人。

  笔者在走访马营村了解到,广大村民对乡村大课堂这个群众活动形式参与热情度高,听着身边的励志脱贫故事,前来听大课堂的村民深受鼓舞。马营村的贫困户张洪林说:“我的身体状况虽然不好,但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梦想从来没有改变,听了这些脱贫故事,对自己的脱贫之路和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辛苦和努力!”多次前来听大课堂的岳庄村村民姜化宣认为:“虽然我是贫困户,但我听了这些故事很感动,增强了我脱贫致富的信心,归根到底还是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政府帮一点,自己在扶贫车间再加倍努力干,‘泥土地里有黄金,黄土不亏勤劳人’,相信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滑集镇党委书记周刚介绍说:“基层文化生活匮乏,‘乡村大课堂’给群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大家利用空闲时间聚在一起谈谈扶贫、说说想法,消除了隔阂,鼓舞了士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密切联系了干群、群群之间的关系,集聚了社会合力。”

截止目前,滑集镇已先后在全镇辖区内的各村开展“乡村大课堂”26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到10000余人。

当下,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大多数群众通过政府的帮扶加上自己的勤劳苦干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但一部分贫困群众仍然存有“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不足。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对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进行扶志,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临泉县滑集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利用“ 乡村大课堂”的方式,通过发动身边人讲身边事,通过“被帮扶的贫困户”到“帮扶别人的脱贫户”的故事来教育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精准扶志的目的。

“脱贫攻坚的任务之一是破除贫困群众的懒汉思想,激发其内生动力。我们采取‘ 乡村大课堂’的形式,通过宣传一批脱贫典型、诠释一系列扶贫政策、讲述一批脱贫故事、征集一批脱贫意见建议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增强摆脱困境的信心斗志和力量,让困难群众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滑集镇镇长魏淼如是说。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