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启幕,浓墨重彩地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走进各个展区,众多安徽元素闪耀光芒,彰显安徽争当改革先锋取得的丰硕成果,凸显勇立时代潮头的江淮人物风采,折射江淮大地40年来的沧桑巨变。
“安徽名片”走向全国
11月20日一大早,国家博物馆刚刚开放,便涌进了熙熙攘攘的观众。走进各个展区,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画卷徐徐展开,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
在《壮美篇章》展区,“希望的田野”展板前一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18位农民围着破旧的桌子,准备在一张褶皱的薄纸片上依次按下红手印——这便是1978年冬天,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签订大包干契约,将土地承包到户的情景。
发端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唤醒沉睡大地的一声春雷,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推深做实各领域改革,结出一批批饱含江淮儿女智慧和汗水的硕果,成为走向全国的“安徽名片”。
位于合肥市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科大多光子纠缠实验室,中国邮政发行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邮票,马钢集团生产的“复兴号”高速动车轮和高速车轴,科大讯飞推出的翻译机和阿尔法蛋智能机器人……漫步各个展区,观众随时都会和“安徽名片”不期而遇。北京市民王红伟借助三维模型,详细了解量子纠缠、量子密钥分发、洲际量子通信等概念,他连连说道:“了不起,了不起!量子科技领跑全球,我要为安徽‘点赞’!”
安徽人物勇立时代潮头
在《历史巨变》展区,江苏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李保全凝望着一幅图片,久久不愿移步,那是芜湖“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擦拭商店招牌的老照片。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牢笼,民营企业迎来春天。“年广九敢想敢干,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是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缩影。”李保全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企业,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进程中,那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安徽人物,书写各自领域建功立业的辉煌故事,在历史长卷上留下闪亮的名字,成为新时代江淮儿女的代表形象。
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神枪手”许海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书写科技报国的八位海归博士,风雪中扛着摄像机在阜阳火车站采访的“时代楷模”高思杰……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从各个角度展现时代大潮中江淮英模人物的风采,吸引观众驻足瞻仰,寻找镌刻时代记忆的典型。
安徽发展与全国同频共振
红手印,是中国老百姓表达意愿的庄重形式。除了小岗村“大包干”红手印,在此次展览中,霍邱县长集镇七里棚村党员、干部、群众恳请帮扶干部继续留任的联名申请书同样引人注目。工工整整的申请书上,一一列举着安徽省国贸集团驻村帮扶干部罗炜,为七里棚村筹资铺路、招商引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40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与全国发展同频共振,让全省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各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从明光市女山湖镇渔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到亳州市谯城区郭万村党员干部在党群服务中心现场办公,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金寨县南溪镇建成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到合肥市群众在工人文化宫跳起集体舞;从铜陵市《居民粮油供应证》,到芜湖市龙山房车露营地休闲度假的游客;从安徽好人馆里络绎不绝参观的群众,到马鞍山监测城市烟尘的环境监理人员……无论是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还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观众从身边工作、生活的新旧对比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变化。到北京出差的金寨老乡乐绪地专门来看展览,他激动地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展览中得到很好体现,作为安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