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太和县多举措建设美丽乡村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太和县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18-12-07

作者:

浏览次数:3408

近年来,太和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打造天蓝、水碧、地绿的乡村环境,为全面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输送源源动力。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全域规划理念,把农业产业发展、村庄管理实施体系纳入规划的核心内容,做到严格按规划建设。一是高起点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乡村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农民实际需要等要素,委托浙江大学规划院等国内知名规划单位,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区块的定位,合理安排村庄的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确保一村一个规划能落地、可实施。二是高水平设计。委托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设计示范街道等“五个一工程”,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注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融合,避免重复建设。三是高标准建设。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事历,明确项目名称、完成时限、镇村负责人等具体内容,强化项目监督。部分新村由村委会牵头聘请专业施工队,统一采购建筑材料,开展土地复垦,整村推进新村建设。

突出配套建设。注重及时完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满足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期待。一是完善配套设施。道路硬化、污水管网、安全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幼儿园、图书室、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合理,中心村绿化、亮化突出特色。主街道全部平整硬化,形成有效循环,破损路、低洼路及时修补,避免断头路,街道应有标识一应俱全。新增硬化道路252.7公里、农贸市场37个、路灯7887盏。赵集乡街道整治在今年上半年全市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奖(全市10个乡镇)。二是强力拆违拆旧。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内违章建筑、拆旧房、废弃房等拆除工作。结合村子实际,对现有民居院落以改造为主,建设为辅,完善设施,提高舒适度。对危房加大改造力度,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三是推进绿化提升。按照“宜栽则栽,应栽尽栽”的原则,重点抓好环村林带、村路两侧、居民庭院、河流沟渠、房前屋后等区域植绿增绿,构建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的生态绿化格局,抓住有利节气,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强化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在保障成活率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营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实施绿化提升,扩大面积、提高标准,“三化”并进,从“绿化”向“彩化”、“香化”发展,应绿尽绿,见缝插绿,做到四季常青、五彩纷呈、花香宜人。新增树木28万余棵,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村内道路、河流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

突出“三大”革命。加强村庄整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不断提升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一是统筹垃圾治理。主要抓好“三清四拆”,清拆垛、清垃圾、清沟塘、拆违拆旧、拆烂墙头、拆旱厕、拆乱搭乱建。建立稳定的农村环卫保洁队伍,配备完善环卫设施,积极推进垃圾处理市场化管理。二是推进污水治理。实施乡村生产生活污染源治理工程,重点开展以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主的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每个中心村配建污水处理厂1处。三是引导农户改厕。改造露天户外厕所,坚决消除旱厕。统一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建成区、中心村全覆盖。新建公厕67座,户厕改造14137套。

突出产业支撑。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发展精准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精深加工农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经济协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生产经营主体,做强乡村的展业,增强农民增收后劲。一是提升传统产业。依托耕地资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集体经济,建成一批新型农业实体,持续增强美丽乡村内生动力,持长久生机。二是坚持错位发展。注重发挥县域产业优势,补位错位借位,结合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前全县市级以上一村一品2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一村一品村镇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31个。 三是做大休闲观光农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优质乡村旅游,切实保护乡村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独特性和原真性,有效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品质化、产业化,培育一批有影响、上规模的旅游小镇、特色小镇及星级农家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县建成星级农家乐7处,3A级景区2处,星级酒店1家,旅行社3家。

突出民意优先。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群众意愿,充分听取群众建议,让农民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决策、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推动美丽乡村规划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实施,做到美丽乡村文明创建依靠群众,成果由群众共享。一是充分尊重民意。采取村民自建、群众联建、企业代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坚持群众利益为先。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全体党员会议、公示公开、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和图片展、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让家家户户切身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得到的实惠。二是坚持群众自治。集镇及美丽乡村“三分建,七分管”,议定《村规民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积极推进群众自治,并从当地镇村吸纳环卫工人,为贫困户设立环境卫生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全县吸纳镇村就业群众4000人,贫困户600人。三是注重乡风文明。评选“身边好人”“卫生清洁户”等,成立“红白理事会”,树立文明新风。组织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设立“好人好事榜”、志愿者团体活动等活动,建成移风易俗馆3个。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