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双浮镇:“党建+”模式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太和县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0-08-29

作者:

浏览次数:7909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阜阳市太和县双浮镇刘老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引擎”作用,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模式,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社会风气营造、产业发展壮大等方面狠下功夫,用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党建+“好基建”,创美丽家园。近年来,刘老桥村实施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双推进”,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于2019年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分别聘请阜阳市测绘院和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高质量进行村域整体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确定了“一带二心三片区”规划格局。二是坚持尊重民意。邀请群众调研座谈,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注重保护村庄地形地貌、传统肌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赢得了群众支持。三是坚持贴实际建设。严格按照打造提升型、拓展型中心村规划目标,采取旧村改造提升与新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分类推进。对刘老桥自然村实施拆旧建新整体推进中心村建设;对规划范围内的刘市元、后史、前史、刘国凤等四个自然村实施旧村改造提升。道路硬化方面已形成“四横八纵”交错的水泥路网;环境美化方面,按照“一庄一特色”标准,扎实推进环境整治、村庄绿化;生活亮化方面,多方筹资,在全村主干道及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和摄像监控,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党建+“好产业”,促产业强村。把村美与民富有机统一并贯穿于乡村振兴始终,2020年上半年村集体收入22.0324万元。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资源盘活、资产再利用、资产入股等方式,实现农民和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全力强化产业支撑。充分挖掘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休闲乡村旅游业,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地1000余亩,投资1.2亿,现已建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旅游、团建、研学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该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解决就业、产业带动、示范引导、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党建+“好风气”,建和谐乡村。一是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划片包干由党员干部带头,夯实“一清一保一评一机制”,以“五清一改”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村级党员干部和“巾帼清洁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发扬主人翁精神。二是广泛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孝德之星”“好婆婆、好媳妇”“清洁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形成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着力树立文明新风。三是建立健全村级法治能力,大力开展“法律进村组、进家庭”法制宣讲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大舞台和“太和夜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普法宣传,村民群众覆盖率100%。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一约四会”职能,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构建了村级党组织领导、村民议事会等“四会”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机制,确保乡村治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四是科学整合配套公共资源,设立综治中心、警务室、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会等,切实为村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积极参与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做维护乡村和谐的“和事佬”。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