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四建”活动开展以来,太和县突出“建、管、用”三个环节,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突出“建”。一是建阵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县23个社区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有阵地、有标识、有队伍、有制度、有服务记录、有服务项目”“六有”要求打造志愿服务站,完善志愿服务功能室建设,为服务社区群众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建队伍。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服务重点,以政策宣传、文明创建、扶贫助困、抗险救灾、法律咨询等为工作重点,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160支,在册志愿服务人员达1万余人。三是建机制。建立招募机制,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明确专人负责志愿者注册登记、信息管理、服务评估,建立需求、供给清单,推进志愿服务无缝对接;建立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对志愿者服务内容以及志愿者进行评价;建立奖励机制,探索建立志愿者积分奖励制度,表彰优秀社区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2020年,太和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邓悯获评市级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突出“管”。一是职能部门管。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日常业务指导,审批部门负责年审,推进规范运行。二是驻地辖区管。按照乡镇(开发区)统管、驻地社区具体管的原则,根据任务需求和服务计划,统筹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三是互助共建管。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联建单位、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实现服务社区基层治理常态化、制度化。年初以来,全县699名县直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县妇联为儿童之家配备10万元设备和2.5万现金,团县委捐赠200多本书籍和文化功能室设备,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和“文明经营户”创建活动,城管局积极参与社区农贸市场、文化广场、校园周边、临街商户等规范运营宣传劝导志愿服务,住建局积极配合联建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咨询,并组成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太和中学劝导文明停车,划定专门停车区,有效地治理了太中门口乱停乱放情况。
突出“用”。一是围绕中心用。年初以来,围绕扶贫助困、疫情防控、抗洪救灾、驰援王家坝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服务居民达2万余人。二是发挥职能用。依托乡镇、社区文明实践平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364次,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主题活动166次,组织移风易俗宣讲126场次,开展各类移风易俗改革活动60场次,画移风易俗文化墙约800处、400平方。三是丰富载体用。评选身边好人,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家庭评选21次,评选各类好人、道德模范等共计120人,形成了践行道德规范、争当好人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