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庄的悄然蜕变
“好孩子,你比我亲闺女还亲呢,真舍不得你走啊。”6月11日,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闸南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尚立群任职期满。得知她要离开的消息后,赶来相送的乡亲们泣不成声,几位老大娘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
“闸南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争取每年都回一次家。”一向坚韧的尚立群没忍住,含泪与大家拥抱惜别。
闸南村原是国家级贫困村,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缓慢,群众增收乏力。2017年尚立群与扶贫工作队员进驻后,多方引进社会帮扶力量,开拓多个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帮助闸南村200多户村民脱贫。她还自掏腰包,鼓励贫困户、残疾人李金亚重拾信心,保住因雪灾压垮的鸡棚,扩大养殖规模。
4年来,曾经的贫困村悄然蜕变。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村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空白增加到去年的70多万元,村里长期存在的诸多矛盾得到了化解,扶贫工作队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2021年,尚立群先后获得“全省第七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时,我省自2017年5月起,各级共选派9119名优秀党员干部,奔赴反贫困斗争的“火线”,实现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对全省3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
4年来,像尚立群一样,广大选派干部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先锋队”“生力军”作用,为实现全省高质量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2020年4月29日,随着最后一批9个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全省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标志着安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贫困县“清零”的梦想。成就的背后,凝结着选派干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贡献的智慧和力量,先后有多名干部因扶贫工作献出宝贵生命,用生命践行庄严承诺和铮铮誓言。
一曲奋力攻坚的倾情合奏
第七批选派工作,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精准选人,按需选派,确保优秀干部选得出派得下,注重把选派干部专长、派出单位优势与贫困村实际需求相结合。”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负责人介绍,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点从党群部门选派;对产业基础薄弱的,重点从发改、交通、农业等部门选派;对信访矛盾突出的,重点从政法、民政等部门选派,依村选人、分类帮扶,提高帮扶精准度。
第七批选派工作中,255家省直单位共向3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846名干部,全部安排到32个原贫困县任职。2017年4月,全省192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增派一支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第一书记由县处级干部担任。县处级及以上占28.1%,其中厅级干部3人、正县级干部119人。
省委建立省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贫困县制度,经常性开展走访调研,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抽调专人,组成专班、集中办公,负责省选派办日常工作。
“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整村包保”。各级派出单位认真落实“六扶”措施,开展工作调研、集中走访、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活动,在资金政策、项目安排、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选派村大力支持。
据统计,2017年以来,派出单位共深入选派村调研4万余次,帮助协调事项3.89万件。蚌埠市在2020年“集中走访帮扶月”期间,组织300余个单位、6000余名包保干部参与活动,共宣讲党课400余场、助销农副产品55.4万元。
注重加强指导,严格日常管理。我省建立选派干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建立QQ群、定期选编工作日志等方式,促进选派干部相互交流;采取随机调研、工作双月报等办法,及时掌握情况,帮助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补齐短板。黄山市制发每月驻村工作提示,明确工作重点,督促选派干部精准做好脱贫攻坚。
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激励在村干事创业。省委组织部完善政策举措,会同8家省直单位,出台《安徽省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励关怀办法》,明确褒奖激励、关心关爱、救助帮扶、组织保障等15条措施,强化激励保障,树立鲜明导向,大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一段拼搏奉献的珍贵历程
扎根脱贫攻坚最前沿,广大选派干部真抓实干,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大多选派村整体工作进入所在县乡先进行列。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彰显战斗堡垒作用。选派干部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协助乡镇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强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期间,选派村共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75个,培养后备力量1万余名,2万余名党员被培养成致富能手。全省3000个原贫困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4岁、较上届下降3.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75.28%、较上届提高13.1个百分点,真正为选派村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推动脱贫攻坚项目落地,有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选派干部扎实推进扶贫项目落地,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共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派出单位和社会帮扶资金合计270多亿元,实施到村产业脱贫项目6.07万个、集体经济项目1.67万个,累计化解村级债务3.37亿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7万余个,超过2800个村实施“三变”改革,全省脱贫村2020年村均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2.8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和物质基础。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选派干部积极想办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开展农村“三大革命”,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鼓干劲、自力更生早脱贫。2017年以来,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11个,新修村组道路5.02万公里,帮助2773个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开挖疏浚沟渠2.35万公里,新建修建桥涵2.92万座;创建文明村组2.63万个、文明家庭14.98万个。
“这段珍贵的时光和经历,值得一辈子去体会。”2021年6月,随着选派任务的全面完成,第七批选派干部带着对乡村的眷恋,陆续返回原单位。4年驻村扶贫,选派干部们加深了对“三农”工作的了解,增进了对农村农民的感情,思想和作风得到了锤炼,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据统计,全省第七批选派干部已提拔使用1830多人,提拔为处级以上440多人;有18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303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