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夏,淮河流域突发大水,无情的洪水将淮河沿岸人民推到了灾难的深渊。
灾情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1951年,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千军万马开赴治淮工地,一场举世瞩目的治淮建设开始了!
为了削减淮河上游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南北大动脉津浦铁路、淮北大堤和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中央从大局出发,在淮河设置了第一座蓄洪库——蒙洼蓄洪库。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委对蒙洼蓄洪库作了规划设计。主要工程包括:修筑淮、蒙圈堤95公里,开辟蒙河分洪道,建王家坝进水闸、郜台子退水闸,开挖洪集引河、张湾引河、郎湾引河、三河尖截弯取直段,铲除行洪障碍,修筑安全庄台等一系列工程。
1951年初冬时节,随着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一声令下,阜南、颍上、阜阳、临泉四县30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蒙洼工地,蒙洼圈堤工程会战开工。
1952年春,大堤合龙圈堤工程胜利完成。
此时,王家坝闸、郜台子退水闸、蓄洪大沟等配套工程正抓紧施工,至1953年,蒙洼“保麦争秋”控制蓄洪工程基本建成。
1973年,泄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的曹台子退水闸工程上马。
1977年,阜阳至蒙洼上堵口45公里的35千伏高压输电路架通,蒙洼人结束了无电的历史。
要想富,先修路,尤其对蒙洼这样的重灾区修路显得更为紧迫,更加重要。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末,蒙洼利用项目资金、扶贫拨款、地方以工代赈、群众集资款修筑了纵贯横穿蒙洼库区浆的混凝土路10条,大大地改善了蒙洼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工程建成了,配套是关键。80年代末蒙洼的建设转入了以除涝降渍为主的土方配套工程。90年代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蒙洼人民在总结前期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把市场经济的观点运用到水利建设上,以“统筹规划,突出效益,集中开发,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探索出一条“以水治水,以水养水,以稻治涝,化害为利”的治水新路子。挖沟筑渠,蓄水建站,发展灌溉,扩大稻改面积,进行高效农业开发;加固堤防,开发荒滩废塘,发展养殖,变废为宝,大力发展水产经济,全面实现了水利建设由单纯的防洪保安全向治水治穷、综合开发的转变。如今,蒙洼已先后建成了一桥(蒙洼王家坝防汛交通桥)、两闸(王家坝进水闸、曹台孜退水闸)、三控(黄泥湖、中曹路及黄郜路控制闸)、四站(老观、姑嫂庙、上堵口、曹台电力排涝站,总装机25台,总容量7270千瓦)、五圩(安岗及王家坝、老观、曹集西、段台保庄圩,总面积6.8平方公里)。一个集防洪、除涝、降渍、灌溉为一体的四大工程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