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临泉县:“三轮驱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临泉县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3-08-30

作者:陈晨

浏览次数:3929

近年来,临泉县着力补齐农村集体经济短板,坚持人才、创新、要素三轮齐驱,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全面消除。

党建引路选人才。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吸收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提高村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的水平。选好头雁队伍。注重用政治素质好的能人“治村”,将懂“三农”、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打造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强核心。建强骨干力量。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建设,注重从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印发《关于在全县村(社区)党员干部中开展教育培训系列活动的通知》,组织乡镇(街道)开展农村党员、村干部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村(社区)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每年组织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水平。培育乡村能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选派农技人员定点联系指导科技示范户农业生产;注重教育提能,每年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户技术指导培训等各类实用技能培训。

创新模式拓渠道。围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和服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入。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持续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的联动形式,线上通过邀请本地及周边知名网红、主播在临泉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线上直播助农系列活动,线下通过定期组织本地特色农产品企业进行农特产品展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百村百品”。如土陂乡李集村打造甜叶菊种植基地,年育苗近两亿株,种植面积达四千余亩,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8万元;艾亭镇刘大营村采用“公司+村委会+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竹荪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5万元;城关街道西王寨村利用村文化广场周边的空地,碎片化种植小叶苦丁茶,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10万元。拓展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出台《临泉县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在28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大托管”工作;如杨桥镇李凤湾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开展农业大托管,托管土地70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谭棚镇闫庄村试点开展“811”托管模式,农户以承包地土地经营权入股,每年纯收入的80%归农户,10%归村集体,10%归第三方企业;2022年托管土地800余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2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农村小型公益性项目,2022年通过承接农村小型公益性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3500余万元。如鲖城镇大夏村成立临泉县烨烁建筑有限公司,购置两台挖机用于承接鲖城镇各行政村的沟塘清淤、林地复垦、道路路肩修复以及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

要素支持添动力。把要素支持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管理、政策等要素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加大资金保障。2019年以来,在中央、省、市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配套资金3270万元,重点扶持183个村,每村扶持资金50万元。出台《临泉县农村集体资产处理盘活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挖大塘、填小沟、增宅基、壮收入”活动,不断盘活集体资产,2022年盘活“三资”收益6882.96万元,占村集体总收入的47.9%。规范“三资”管理。严格账户管理,积极推行“村社分账”,理顺村集体产权关系,保证集体收益分配机制落地落实。全面开展村(社区)“两委”成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民主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经营管理全过程监督,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源使用及管理等纳入集体经济公开范围,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深化改革成果。乡镇按照标准“六有”标准,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撬动农村“沉睡”资源,让更多的资本注入到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2022年交易175宗,节约财政资金49.02万元。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