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兴阜工程,全力推动人才工作提档升级,加快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10月17日,全市组织工作暨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刘玉杰在会上说。
聚焦抓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这场高规格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阜阳将以更大力度、更大气魄、更大决心,大力实施人才兴阜工程,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区域性人才强市。
一
规格高、内容实、看点多,这是不少参会者对这场会议的评价。
从会议本身看,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在市主会场、分会场外,各县市区也分别设分会场。
从会议内容看,会议解读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兴阜工程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区域性人才强市若干措施(2023版)》,对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3个人才工作站进行授牌,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界首市等单位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会上,阜阳树立雄心壮志:着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着力营造人才“引育留用”良好生态;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包括:构建招才引才“强磁场”,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建立阜阳籍在外人才常态化联系机制,吸引更多在外人才回报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家乡。持续推动高校毕业生来阜就业创业,广泛对接阜阳籍在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群体,为各类人才在阜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环境。
会议还明确,定期开展“阜阳学子家乡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力争5年内招引青年博士后100人以上、集聚大学生20万人以上;通过大力实施“颍淮杰出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
二
新政策解读,是这场会议的亮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兴阜工程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区域性人才强市若干措施(2023版)》,是阜阳人才政策最新升级版。
“坚持紧跟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及时对人才政策进行系统集成、迭代升级,是阜阳‘人才新政’制定的初衷,也是阜阳引才、留才、聚才的重要举措。”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阜阳人才政策(2023版)已于近日由市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具体包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7个部分、30条内容,百余个主要政策点。
此前,2018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颍淮英才计划”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的若干意见》,2019年、2022年《阜阳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阜阳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若干政策(2022版)》,以及2022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区域人才强市的意见》等人才政策出台,阜阳引才、用才、聚才环境不断优化。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00万人,其中实用技能人才47.7万人。
近年来,随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阜阳人才效能持续释放。目前,阜阳已建有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5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4.6%、居全省第5位。
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当前,阜阳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重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求才若渴的阜阳,在本次会议上明确了有关路径和任务。
在“链”上发力:立足阜阳人口和人力资源优势,紧扣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以创新链为先导,以产业链为核心,以人才链为基础,以教育链为保障,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创新链的驱动、人才链的滋养、教育链的支撑,让产业链“枝繁叶茂”。
在“态”上发力:认真落实阜阳人才政策2023版,市县两级协同发力做好人才“引用育留”工作,对高层次急需型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积极推广“以薪定才”,更加注重运用市场逻辑引用人才,真心实意对待人才、真招实策服务人才、真金白银惠及人才,为各类人才在阜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环境。
“人才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刘玉杰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更好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紧盯“第一资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阜阳正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提供越来越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