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工作模式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社会救助”保民生。充分发挥党建在引领社会救助中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一是在主动发现上“用实劲”。充分发挥以“大数据+铁脚板+优服务”为依托的主动发现机制作用,在线上,归集8个部门2790多万条信息数据,建成覆盖41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符合条件的14800人纳入低保、2215人纳入特困,为1193人实施临时救助;在线下,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167个,建立村级“救急难”互助社1611个,利用“铁脚板”上门入户核查、探视巡访、走访慰问。二是在分层分类上“出实招”。在低保对象上,实行重病重残“单人保”;在特困供养上,除残疾等级外,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到18周岁;在临时救助上,全面落实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同时相关部门会商研究,落实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政策,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三是在扩围增效上“见实效”。及时提高保障标准,将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747元/月和716元/月;对实现稳定脱困的家庭,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有序退出低保范围;加强政策宣传、业务培训与监督指导,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
“党建+养老服务”暖民心。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养老服务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养老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党建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一是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布《阜阳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清单》《阜阳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涵盖21项养老服务并首次明确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全市最低标准。二是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继续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新建成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263个,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00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9629户;城市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部完成,配建面积达到25.88万㎡。三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加强消防、食品安全和运营情况监管,实现全市303家养老机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全覆盖;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建设,推进县级信息化平台与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助餐服务场所等对接互联。
“党建+社区治理”强基础。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一是党建引领夯基础,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弘扬文明新风,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严把村(社区)干部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2021年村(居)委会换届后实现“一肩挑”,村(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下降、综合素质提升。二是减负增能更便民,优化网格设置,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在全市302个城市社区、1669个村划分城市网格3025个、农村网格19263个,逐步实现党建、综治、民政、信访、应急管理、防返贫动态监测、乡村振兴等各类网格有效融合成“一张网”。三是多方联动优服务,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激励政策,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积极发挥“五社联动”效应,广泛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