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践行为党献策的初心,市委党校(阜阳行政学院)切实扛起使命职责,积极打造共建共享阵地,以“一平台两中心三驱动”机制为抓手,在集智聚力、理论研究、调研赋能、教学提升、咨政建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广泛凝聚为党献策合力,呈现出系统优势有效释放、平台效应初步凸显、成果转化提质升级的向好态势。
着力发挥阵地作用,打造纵向联通、横向协作、资源融汇的党校大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校(院)把平台搭建为作为重要工程,坚持“开门搞科研”,努力发挥党的理论研究主阵地、科研智库主力军、调查研究主干线、学术交流大平台作用。一是强化纵向联通发挥系统优势。加强市县党校联动,多渠道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双支一送”、挂职锻炼、蹲点调研、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师资班、研修班、召开理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深化全市党校系统教研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教研人员专业能力提升。二是加强横向协作发挥合力作用。深入拓展科研合作空间,设立决策咨询部、市情研究室,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单位的科研协作。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和苏州市委党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加强联合科研攻关。三是用好学员资源发挥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学员“富矿”,以制度保障鼓励学员与教研人员合作开展科研和决策咨询研究,调动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研究的积极性,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及科研工作,有效彰显党校学员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
着力打破机构壁垒,打造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特色研究中心。校(院)把深化科研协作作为提高党校为党献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与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等部门深度合作,先后成立了阜阳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和阜阳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以“两个中心”为重要载体展开全面合作。一是广泛集智聚力。建立了基层社会治理师资库和专家库,目前,师资库共有教师21人,涵盖了阜阳党校系统专门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名师名家;吸引和汇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及基层工作者,为研究中心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咨询。二是推进理论研究。围绕阜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两个中心”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进展,讨论研究计划,解决存在问题,定期发布相关课题,组织专题研究。自建立以来,共收到课题申报124项,立项96项,推动提高阜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水平。三是深化调研赋能。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两个中心”建立以来,围绕阜阳市域的典型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模式、民生平台运行情况等课题开展了47次实地调研,为教研人员深入开展社会调研、田野调查、发掘地方实践案例提供了有效依托。
着力促进成果生成,打造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转化应用渠道。校(院)依托“一平台两中心”,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特色课程三方面驱动,努力实现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的有效衔接和有机统一,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决策进课堂”。一是以理论研究驱动科研成果提质增量。以“一平台两中心”为依托,强化科研工作统筹,加强科研人员能力培训,促进科研人才沟通交流,有力推动科研成果提质增量。2023年,立项课题实现省部级课题突破;依托“两个中心”,结项科研课题52项,编纂专著1部。二是以决策咨询驱动服务大局精准有效。探索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调查研究、咨政活动、成果报送工作机制,关注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难题,及时回应时事热点,精心策划咨政选题,有《关于引导和壮大我市网红力量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村(社区)书记四种能力建设的建议》等多篇咨政报告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我校(院)童云教授在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上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水平”作专题讲座。三是以特色课程驱动教学质量精益求精。充分运用“一平台两中心”,推动科研咨政成果进课堂,积极创新现场教学、访谈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教学形式。新推出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教学专题;打造现场教学《“四事四权”工作法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走进白行社区、五坑村》、访谈式教学《老闫夜话》、学员论坛《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交流》等教学课程;联合并指导县(市、区)委党校,携手开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等案例式教学课程,不断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为党献策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市委党校(阜阳行政学院)将继续扛稳扛牢职责使命,建好用好“一平台两中心”,多点发力、重点突破,增强成果驱动,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水平,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