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在线有为

编辑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3-31

作者:

浏览次数:50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提高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应有之义。江西瑞金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方法路径,构建摸排在经常、管理在日常、作用发挥在平常的管理体系,推动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线”。


  规范组织设置,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党组织是流动党员的坚强后盾和温暖港湾。流动党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频繁流动,容易出现失联失管现象。要全覆盖摸排,抓好阵地建设,筑牢组织堡垒,做到流动党员进出“有数”、去向“有底”。摸清信息底数。常态化组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系统排查各领域各部门流动党员数量。按照“一村一表、一镇一册、一市一库”逐级建立流动党员清单台账,全面记录流动党员流入地、居住、工作等信息,做到流动党员联系方式清、流出时间地点清、家庭情况清、从业状况清。提升组织覆盖。坚持“流动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依托商会、协会等,在流动党员聚集地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将在外流动党员统筹纳入支部管理。完善组织架构,成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委员会,统一管理流动党组织(含驻外流动党组织),让流动党员凝心聚力、流而不散。选优配强班子。注重发挥“头雁”作用,选拔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流动党员担任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和支委委员,推动流动党员党组织规范化运行。


  抓实教育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要探索实行联动管理、抓好日常管理、完善教育体系“三步工作法”,让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坚持协同共管。构建协同共管体系,与流动党员集中地区签订共管协议,明确流入地、流出地“双向共管”责任,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共通、阵地共享、资源共用、活动共办”机制,全面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日常管理。探索实施“六四”工作法,即流出地党组织建立一份人员信息清单、组建一个微信群、制发一本流动党员证、明确一名党员骨干结对、每月至少沟通联系1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等“六个一”,每名流动党员编入一个流入地或流动党员党组织、每半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一次有关情况、返乡期间参加一次组织生活或座谈会、每年领办一件微实事等“四个一”,确保每名党员凝聚在组织,作用发挥在组织。严格监督管理,开展不合格党员排查,严肃稳妥处置失信、违法违纪等不合格流动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完善教育体系。坚持双向赋能,常态化抓好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教育,探索“1+N”结对帮学机制,由党组织安排班子成员或学习热情高的在家党员结对1—5名流动党员,全面开展结对帮学活动,促进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思想始终“在线”。


  强化服务激励,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要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搭建各类平台载体、加大关爱力度等,引导流动党员服务家乡、服务他乡、服务老乡。建立考评机制。落实落细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对流动党员履行义务、完成任务、奉献服务进行量化积分考评,增强流动党员党性意识。搭建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我为家乡建言献策”等活动,定期召开座谈会、茶话会组织流动党员畅谈创业经验、收集意见建议、推动家乡发展,引导流动党员“带见识、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反哺家乡。发挥流动党员人际资源、信息资源等优势,积极鼓励流动党员宣传推介家乡,助力开展“双招双引”。督促流动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与居住地社区基层治理、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开展暖心服务。定期开展沟通交流、走访慰问,常态化了解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状况及困难需求,把党的关爱“流”进党员心坎里。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