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在阜南县龙王乡,“阜南夜话”逐渐变得“流行”起来,从一开始党员干部“不知道怎么开”,逐渐变成了“党员干部想着开”“农民群众盼着开”。党员干部利用群众闲暇时间,主动走近群众,不拘于形式,不限于场合,通过“聊天”“拉家常”等灵活、宽松、开放的形式,话政策、听民意、解难题。
“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文化广场都可以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场地。没有了会议室的严肃,大家才能放的开,有啥困难、有啥意见和建议都能说出来。乡里、村里的工作需要征求群众意见的也可以直接和大家商量,接受群众监督,这样群众的问题既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又能增进干群之间的信任,获得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促进乡、村工作的开展。”龙王乡组织委员杨晓飞表示。
“这几天大家的小麦都收完了,都在等雨播种,可是这天一直不下雨,地干的没法种,天气预报也没有雨。这两年我们村地里也打了好些机井,但是电力配套设施一直没有跟上,自己买的发电机功率小带不动,浇地浇的很慢。俗话说:春争时,夏争日,农时不等人。这庄稼种不地里去,大家心里都急的慌。”原鹿村代寨组村民代如杰说。
“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我非常理解,我已经把具体问题给记下了,回去之后我一定会及时联系水利局等有关单位,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快解决机井电力设施配套问题。”参加座谈的阜南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世强认真地回复道。一个星期后,20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被运到村室,分配到各个自然庄,及时满足了村里群众种地用水的迫切需求。
进入6月中下旬以来,当地雨水急剧增多,导致部分庄稼受淹。“上个月一直不下雨,这个月雨一直下,地里种的豆子、芝麻不受得淹,有些叶子都发黄了,再这样下去,估计到秋就收不到粮食了”。龙王乡龙王村村民张应安说。
“乡里已经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这几天,乡、村干部也都带着工具下去排查涝情,疏通地头沟渠,排走洼地积水,努力减轻庄稼受灾情况。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人员力量投入,并及时摸排各村农作物的受灾情况,向县相关单位反映,争取能减轻大家的损失。”龙王乡党委书记陈永亚细心回复道。
该乡通过开展“阜南夜话”,变“群众有问题找干部”为“干部主动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努力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理好、解决好,把好的政策宣传清楚,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到位,把大家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下一步,该乡将进一步开展好、运用好“阜南夜话”,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用真心和行动搭建起干群之间的“纽带桥梁”,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