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按照“基础工作抓保障、常规工作抓质量、重点工作抓落实、薄弱工作抓整改、亮点工作抓提升”的思路,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统筹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抓责任、抓保障上聚力用劲。牢牢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项清单,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进一步压实市委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主体责任、乡镇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直接责任。强化激励保障、经费保障、阵地保障,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兑现村(居)民小组长报酬1721.52万元,投入6575.48万元保障村(社区)基本运转,投入1320万元新建、修缮88个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年平均运转经费较2016年提升22.59%,村和社区“两委”干部基本报酬年均增长分别为9.8%、10.55%,基层基础保障更加牢固。深入推进“一抓双促”,先后选派三批帮扶干部331人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抓标准、抓规范上聚力用劲。坚持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梯次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深化年、提升年、增效年活动,通过党建工作“连连看”、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小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活动,持续推动先进党支部巩固提升、合格党支部提档进位、后进党支部转化升级。2017年以来,通过三年努力,全市1067个基层党组织全部验收达标,评定五星级党组织60个,四星级党组织111个,三星级党组织165个。
在抓整顿、抓提升上聚力用劲。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个关键症结,坚持“一村一策”,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7个;建立村(社区)干部任职资格市乡联审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提升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乡镇街道党(工)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建立“双色预警”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乡镇街道党(工)委政治学习不上心,对上级部署不在乎、党(工)委作用发挥不到位、机关运转不规范“四不”问题。在社区,探索建立社区与驻区单位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区域联治、困难联帮、资源共享“五联一共”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核心、驻区单位为基础的“1﹢N”组织体系,促进城市基层各领域党建大融合,东城街道刘黄社区获评城市基层党建省级示范社区。
在抓治理、抓创新上聚力用劲。坚持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先后出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办法(试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界首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激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先后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清理、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中攻坚行动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探索出“对接沉淀三资,盘活沉睡资本”“对接土地资源,挖掘增收潜力”“对接涉农项目,用足用活政策”等“八个对接”多样化发展路径和“资产盘活型”“产业带动型”“股份经营型”等10种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探索建立“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实施“六大工程”,通过划户区、选户长、抓培训、谋载体等措施,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初步构建。目前,全市户长开展理论宣讲3950场次,调处矛盾纠纷1564件,解决群众难题1905件,基层治理的“界首模式”已初见成效,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人民日报》先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