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界首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着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拓展教育培训渠道,有效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效,切实提升新时代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
“因需施教”优“菜单”。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年初,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学员回访等方式,在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广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多维度收集了解干部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拟定培训计划,并反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确定形成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指向精准的培训计划,共6类47个班次,涉及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改革创新、依法行政、社会服务等方面。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紧扣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三个重点,设置“课堂+课外”“理论+实践”“业务+实务”“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菜单式”教学课程,利用党史学习教育馆、“七七”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培训”;依托绿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现场教学点,开展“沉浸式”教学,增强培训感染力;组织学员到园区、企业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强化干部实践能力;借助基层党校、干部大讲堂,倒逼干部能力提升。今年,全市已分批次开展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部分班子成员、乡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等6个班次培训,集中培训干部1240余人次。
“靶向发力”注“养分”。实行精准培育、靶向施训,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组织1211名干部赴苏州、杭州、成都等发达地区,开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连续3年在上海交大举办工信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创新引领(界首)培训班,培育干部创新理念,激发干部发展动力。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党建+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补齐乡镇(街道)班子人员、选派干部在基层党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能力短板和知识弱项。针对换届后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本领恐慌”问题,举办为期三天的全市换届后村(社区)“两委”干部专题培训班,1400余名新任“两委”干部参加培训。针对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依托市委党校成立社会工作学院,组织开展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系列专题培训活动,切实解决基层干部“训用脱节”问题,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专题培训8个班次,培训人员1180余人次。
“多元矩阵”促“吸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百名主职讲党课”制度,在主体班和重点班次中,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培训班学员作专题辅导。创新开展春季干部集中培训班,连续9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举办为期三天的春季干部集中培训班,既邀请省、阜阳市级专家讲理论,也请市委主要领导授方法,促使领导干部收心收神,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用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动干部在岗自学、日常自学。科学整合资源,投入资金3亿元,新建界首市委党校新校区,为高质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奠定基础。注重将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课堂,先后培育打造警示教育、红色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特色产业实训等类别现场实践教学点10个。依托院士工作站、离岸科创中心、驻外招才引智服务中心等平台,搭建与高端专家人才、高校教育资源对接联系的桥梁纽带,持续深化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苏大等32所知名高校和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小岗干部学院等16个党性教育基地合作办学关系,构建形成了“市内+市外、党校+高校、线上+线下、走出界首学先进+请到界首传知识”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
“链条管理”赋“新能”。 抓实全流程管理,以好的学风保障好的培训效果。培训前,要求学员围绕培训主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材料,提出意见建议,引导干部在培训前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不断提高干部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训中,实行“双联系双组织员”“班委会+临时党支部”双重管理模式,对每期培训班,配备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共同参加的班主任和跟班联络员,各班设临时党支部,建立班委会,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学习纪律要求,将优良学风贯穿培训始终。同时,常态化开展“优秀学员”评比活动,激励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结合培训收获撰写学习小结,并适时开展培训成效阶段性“回头看”活动,结合干部考察、工作调研、专项检查等工作,深入学员所在单位,了解学员培训前后变化、工作情况,加速学习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对照干部培训学时要求,实行定期督促、适时预警,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通过管学、督学、促学“三位一体”,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