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颍东区新乌江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推出“三个一”工作模式,建立建强“红管家”队伍,有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开展一项活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按照“红管家”参与微管理、当好信息员,进行微化解、当好调解员,推行微服务、当好勤务员,点亮微心愿、当好公益员,开展微宣传、当好宣讲员,汇聚微力量、当好引领员“六微六员”工作要求,组织引导各村(居)“红管家”结合工作实际,每周开展一项活动,同步新乌江镇公众号宣传发布。镇党委综合工作实绩每周评选一名优秀“红管家”,并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推介,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依托一个阵地,锤炼服务群众能力。坚持在“炼”与“练”中提升“红管家”参与基层治理能力。为了让“红管家”成员更好地服务群众,明确工作职责,新乌江镇依托乡镇党委党校,定期举办学习培训,会上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并灵活运用沉浸式实地教学方式,带领“红管家”骨干人员到先进村(居)观摩学习,不断提升“红管家”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9个村(居)“红管家”办公室和1个镇级“红管家”办公室,与镇级信访办、综治中心、司法所、妇联、关工委五个部门联动,共同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在融合互动、同抓共治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打造一个品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各村(居)根据自身优势和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一个“红管家”品牌,搭建了各具特色的“红管家”服务载体。如龙凤村依托老年协会,成立“龙凤议事堂”,注重发掘和应用本地“五老”资源,调解群众小矛盾、小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结合塌陷区实际,东湖居和关寺村按照居住特点,合理划分“楼栋”,“红管家”理事会成员分布在不同的“楼栋”,网格化包保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乌江居成立“老周说事”室,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瓦房村探索出‘“刘”心身边事’基层治理模式,退休村主任刘西恩,带领“五老”人员,协助村委会解决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着重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红管家”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