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到茨淮新河纪念馆听小时候爷爷讲的故事 ——《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走近张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发布日期:2024-08-09

作者:

浏览次数:394

到茨淮新河纪念馆听小时候爷爷讲的故事

冉庙乡党委 委员 孙秀


乡愁,是情怀,是几代人魂牵梦绕的记忆,是内心深处田园牧歌般的纯真乐园,是我咿呀学语时的摇篮,是伴随快乐童年清澈的河水,欢蹦的河鱼,香甜的瓜果,整张河冻结成冰的溜冰场……还有爷爷家后屋用油布毡倍加珍惜的拉坡机、独轮车、蓑衣……

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来到一个农家院落,院中迎面6 间并排红砖的平瓦房,这就是冉庙乡张湾的淮新河建设历史陈列馆。院内那棵百年的枣树共同见证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左边砖墙写着“为乡村写史 为农民立传”醒目大字,冉庙乡为了记录呈现当年那段历史,讴歌艰苦奉献的农民精神,寻找文献资料,寻访人物原型,收集开挖实物,开展“茨淮新河”征文等活动,向我们徐徐展现了这个为农民写史的纪念馆。展馆的照片、历史文件、资料,独轮车、蓑衣,还有当年民工发明“拉坡机”实物,给我们拉回了小时候爷爷经常描述的那段艰苦的岁月,仿佛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浩瀚工程。

茨淮新河于1971年动工,是由皖北人民亲手开掘出来的人工河,它上起颍河左岸茨河铺,截引黑茨河、西淝河、芡河等原有水系,经阜阳市、利辛县、蒙城县,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蚌埠市怀远县,于荆山南涂山东入淮河,全长134.2公里。历经10个冬春,于1980年完成了插花以下110公里河道的全部土方工程。据当年参与工程的爷爷回忆,茨淮新河开挖时,国家还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土方的开挖和运输全靠人力,基本上都是用锹锨挖土,用肩挑土,用架子车运土。河面开挖一般都是在每年的秋收结束,冬小麦种好后时间。那时天气非常寒冷,有的人还光着脊梁,有的人打着赤脚,鞋子磨破了就用麻绳系着。手上不知磨破了多少血泡,肩膀上不知增厚了多少老茧,硬生生地挖出了新中国第一条最长的人工运河。张湾村先后200多人浩浩荡荡参与那个浩大的工程,张湾派出去挖河的人要拉着驾车,徒步走30多里路,到分配给他们的孙大营河段去上工,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每天天不亮开工,每天见不到太阳收工,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他们不怕苦,就怕分给自己的河工落后,争先恐后,争分夺秒,不看到工地上收工的大旗挥下,是绝不会休息的。

碧水悠悠,不舍昼夜。距离茨淮新河的开挖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而今茨淮新河正在发挥着防洪、蓄水、灌溉、航运、景观等各项效应,当年参与建设的张湾人的资料影像展示在纪念馆里,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的悠悠岁月……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