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①

编辑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2-06

作者:

浏览次数:66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日前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今年组织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中国组织人事报推出系列言论,交流组工干部学习体会、贯彻落实思路举措,敬请关注。

——编者


  把“看家本领”学到手


  ●不能光靠“头脑想”,不能只靠“笔头悟”,还要放到实践中去“用”,而且要多用会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让党的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入行动,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理论学习不能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深化巩固。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内容,创新采取组团式研学、专题辅导学、培训轮训学、交流研讨学、实地观摩学等学习方式,开展深入学、系统学、重点学、反复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掌握其中的理论观点、思想方法,准确把握其中的理论内涵、思想精髓、实践要求,着力提升理论水平、增长见解见识,真正读出“真理味道”、悟透“活的灵魂”、学到“看家本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面理解理论不能光靠“头脑想”,不能只靠“笔头悟”,还要放到实践中去“用”,而且要多用会用,才能把理论所学转化好,在实践中做到成竹在胸。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净化心灵、提高觉悟、提升境界的高度自觉,转化为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切实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以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


  ●摆正“近”和“远”的关系,切莫下“表面功夫”、搞“面子工程”,要多算大账、稳扎稳打,推动事业健康发展


  政绩观就是一面明镜,党员干部的为政理念和使命担当,都能从中看到。作秀者、造势者,追求的是私心私欲;实干做事者,呼应的是民心民意。价值观不同,结果必然南辕北辙。


  揆诸现实,有的干部热衷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生怕领导“看不到”,却对群众满不满意视而不见;有的蛮干乱干,频繁“换赛道”“翻烧饼”,急着烧上任的“三把火”;有的独断专行,不考虑客观规律,“一言堂”定论、“拍脑袋”决策……一旦政绩观发生了错位,不仅于个人成长有害,更会贻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要弄清“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为民立场,把从政的“第一粒扣子”系牢系好。要多算大账、稳扎稳打,认清“显”和“潜”的位置,理清“公”和“私”的边界,摆正“近”和“远”的关系,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点亮新就业群体“满天星”


  ●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就近就便提供贴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心烦能倾诉


  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加快发展,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等一大批“云”上工作者应运而生,他们奔波在路上正逐步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抓住新就业群体工作的特性,让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旗下,获得更多的城市归属感、幸福感,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与传统领域相比,新业态经济往往以互联网平台为纽带,其工作领域大多“在路上”“在云端”,并普遍存在发展扩张快、工作人员流动性强、组织架构变动频繁等问题,传统劳动管理关系的党组织模式难以实现有效覆盖。为实现党组织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有形有效覆盖,要变革工作思路,深入探索党组织覆盖新路径,以“点、块、链”立体推进的方式,引导新业态企业沿着业务链条把党组织延伸覆盖到业务板块、分支机构、项目团队上面。按照“便于管理、应建尽建、能建快建”原则,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成立货运司机、网络主播、外卖员等行业党支部,有效破解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难题,切实做到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此心安处是吾乡。快递物流、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作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穿梭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服务着千家万户,但却存在着“我不属于这里”的心态。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为新就业群体就近就便提供休息、饮水、停车等贴心服务,适时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健康义诊等关爱,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心烦能倾诉。要统筹政策、资源和力量,推动形成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当好新就业群体看得见、找得着的“娘家”,让新就业群体“心有所属”。


 让人才活力竞相涌流


  ●坚持“量体裁衣”,知人善任、按需选任,把人才放到最适合的环境、最适合的岗位上,真正让人才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变量。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迫切需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人才之幸,在遇伯乐。只有善于发现、培养、集聚人才,才能更好地使用、配置人才。要从事业发展需求出发,掌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优点和缺点,精准分析人才年龄知识、经验阅历、性格气质、能力特点,充分挖掘各领域智力资源“富矿”,广泛吸引补科技短板之人才、可突破技术之人才、能转换科研成果之人才,不断拓宽“人才库”、丰盈“人才池”、建好“小高地”。


  激励机制是人才活力迸发的“阀门”。激励有方、进步有梯,就能让人才为事业发展持续奋进、释放出创新创造的最大活力。人岗匹配、人岗相宜不仅有利于促进人才智力的最大输出,还能更好地激发人才源动力、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1+1>2”的人才工作效果。要坚持“量体裁衣”,知人善任、按需选任,把人才放到最适合的环境、最适合的岗位上,真正让人才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要建立完善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薪酬体系,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主动性。要不断简化优化不合时宜的臃肿环节,最大限度减轻人才不必要的负担。要进一步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优化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者可上、有序而进的良好态势,促进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当好“两个维护”排头兵


  ●把“讲规矩”作为底线要求,筑牢纪律规矩意识,以规矩服人,不走形式,不搞变通


  打铁必须自身硬。组工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重要要求,做到最讲政治、最讲大局、最讲公道、最讲担当、最讲奉献、最讲规矩,自觉做“两个维护”的排头兵。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老实是共产党人的基本素养。对党忠诚就是讲政治,组工干部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落实者也是执行者,应走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前列,做出表率、勇当标杆,对标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把党性观念根植于心,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素质、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操守,切实让对党忠诚、绝对可靠成为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时刻做好万分准备,以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在毛泽东致妻兄杨开智的家书写道,“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规矩就是要遵守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组工干部更要把“讲规矩”作为底线要求,筑牢纪律规矩意识,时刻敬畏纪律,严格遵守规矩,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及党的“六大纪律”,要有凡事按政策、遇事讲规矩的习惯,按规矩办事,以规矩服人,不走形式,不搞变通,发自内心地拥护纪律、执行制度、坚守规矩,将规矩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不泄露组织安排、不乱议人事决定、不打听工作秘密,以绝对可靠的担当意识,争做工作中的规矩人。


  “修身立德,从严从实”。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品格,是做人做事的底线。作为组工干部,更应保持清醒头脑,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利益所动,以修身立德之行,做到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谨言慎行、防微杜渐,坚决做到“心不贪、身不斜、手不伸、嘴不馋”,干净干事、干事干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时刻警醒自己,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身子正、腰杆直、底气足,切实树立“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组工干部良好形象,以绝对公道的严实自律,争做平日里的干净人。

主办单位: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
阜阳先锋网编辑部:0558-2235046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网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