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冬训春训以来,颍东区坚持区级普遍培训、基层兜底培训,精心制定全区农村党员冬训春训的工作方案,以“五个一”为抓手,结合各乡镇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理论学习强根基,线上线下全覆盖。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农村党员冬训春训的“第一课题”,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为农村党员打造理论、政策、红色、法治、榜样和技能“六个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活用“线上线下”教育培训阵地,打造多元学习场景。一是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红色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有规划地举办基层党员培训班;二是用好“云端课堂”,借助远程教育站点、先锋系列平台等线上载体,结合“安徽党员大课堂”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营造“人人听党课、处处是课堂”的良好氛围。
锤炼党性铸信仰,红色资源激活力。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廉政教育、家风文化等本地现存革命遗址和新建纪念场馆,打造学习教育一线实境“红色学堂”,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组织党员就地就近开展集中学习。插花镇创新“红色课堂”,组织党员参观茨淮新河旧物陈列馆、东黄村红色展馆等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分享心得体会等内容,激发党员使命感;杨楼孜镇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通过邀请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分享事迹,带动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
政策宣讲接地气,精准服务解民忧。紧扣农村发展需求,区分不同群体情况,各地以通俗语言、灵活形式推动政策落地生根。针对农村无职党员,组建由驻村第一书记、村(居)“两委”干部、乡贤能人组成的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利用村前广场开展“村口板凳会”拉家常式宣讲,以方言土语讲解“千万工程”“党建引领信用村”等乡村振兴政策,帮助党员群众掌握惠农补贴、土地流转等政策要点,以贴近生活的语言精准传递党的声音,及时收集基层党员意见建议,推动政策宣讲与民意收集双向贯通。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上门、走访慰问,传递组织关怀;针对外出流动党员,依托党员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利用集中返乡机会,组织引导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技能培训促振兴,田间课堂显实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立足农村党员实际需求,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分类制定不同领域课程,特别设置农技管理、种植养殖培训等乡村振兴课程,将课堂搬到农业生产一线,枣庄镇开设“田间课堂”,组织农技专家现场示范种植技术,广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老庙镇依托远教站点播放农业技能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解决病虫害防治难题,提高农村党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真正帮助农村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急需本领。
实践锻炼砺担当,服务群众践初心。坚持学习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在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纠纷排查等工作中为党员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践行初心,如正午镇组织党员带头示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边干边学、以学促干,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六小行动”,推动实现理论学习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