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社区干部身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加强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要精准发力,立足社区特点培养人、激励人、成就人,让能干善治成为社区干部的金色名片。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随着城镇化转向稳定发展、城市化转向提质增效,社区情况日趋复杂,治理难度越来越大,需要社区干部掌握多方面本领,成为社区治理的“全能手”。要加强党性教育,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社区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引导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社区干部的知识空白、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依托远教站点、党群服务中心、镇街党校等,就近就便开展各类培训,帮助提升履职本领、增强服务意识。
让社区干部有奔头,最关键的还得靠事业留人。要强化政治激励,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的社区干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参加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等评选,不断增强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要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健全完善薪酬体系,杜绝“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要持续为基层减负,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汇聚、更多政策向社区倾斜、更多力量向社区下沉,让社区干部轻装上阵,腾出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服务。
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要把好入口关、确保进得优。突出政治标准、树立鲜明导向,吸收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的人员进入社区干部队伍,激发社区治理内生活力。综合考虑社区实际,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社区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推动社区干部队伍“又专又优”,让社区干部成长与城市社区发展“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