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后,大家打乱居住,门挨门都不知道谁是谁,从农村到城市大家转变都不习惯。”今年64岁的颍州区袁集镇郭王村田庄居民郭长珍2014年搬到褔和家园小区,回想这6年时间,郭长珍深有感触,“现在社区党员志愿者组织健康体检、日间照料、夕阳红剧场、家庭教育指导……,社区各类服务活动特别精彩,渐渐的大家都熟悉了,日子过得特别幸福。”福和家园睦邻中心也被全国妇联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这是袁集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袁集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序,推行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着力提升政治领导力,打造基层治理“新引擎”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讲话精神,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习强国”“颍州夜话”三个平台,持续唱响党的好声音。切实把教育成果落在实处,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讲党课,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占领党员和群众思想的“主阵地”。
着力提升群众组织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
“我向社区反映之后,第二天就来了人,不到一周就修好了,服务态度很好,我很满意。”福和社区居民肖圆圆发现自家安置楼外墙渗水,反映到社区,及时得到解决。提到社区服务,肖圆圆又说:“大家都从农村拆迁搬进来,群众乱扔杂物、飞线充电、毁绿种菜,社区党员志愿者没少下功夫,现在问题都解决了,文明新风养成了。”袁集镇搭建“社区大党委统筹四社区、小网格覆盖全区域”的组织架构,成立袁集镇社区大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共治委员会,统筹辖区各类资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在“三联四建”活动中,成立20个楼栋党小组,98名党员志愿联系服务群众。
“卫生厕所建好了,我们来讨论一下吸粪车购买和出租的问题?”袁集镇大朱村的会议室里,不仅有村三委班子,还有村民代表参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购买吸粪车以及如何出租运作出谋划策,最终确定了方案。像这样村里的事大家议大家说,党建引领 “自治”在袁集镇已经形成了一种好习惯。此外,袁集镇“五老人员”、“四会一约”实现居民自我管理。
“基层社会治理,法律是根本保障,也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法律讲实事、讲证据,群众心服口服。”袁集镇政法委员刘敔说。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法治”,用法律的标尺约束人,为每村签约一名法律顾问,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民法典的宣传教育,如今,乡贤、党员、法律顾问、人民陪审员等一批基层人士加入法治调解队伍,构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遇到矛盾纠纷,随时随地化解,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用典型的力量激励人,用道德的规范约束人,好人好事大家评。2020年,袁集镇评选清洁文明户300余户,镇级好人12名、颍州好人4名、阜阳好人2人、市级文明家庭3户,正向引导激发群众向上向善内生动力。认真开展“我们的节日”相关文化活动,以良好的党风,促家风,带民风,实现党建引领“德治”。
着力提升服务保障力,探寻基层治理“新路子”
持续开展“大培训、送技能”“大走访、送温暖”“大算账、送政策”活动,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疫情、汛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探索“一访三书一评”工作,破解独居老人养老难问题。“一访”即做好入户走访,建立问题清单真帮扶;“三书”即推行“关爱老人提醒书”“关爱老人司法建议书”“关爱老人听证书”提醒,督促子女赡养尽义务;“一评”即开展孝老爱亲先进典型评选,营造爱老敬老浓厚氛围。持续召开“六类”人员乡村夜话,确保群众满意度提升。召开村民组长“夜话”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召开贫困户“夜话”解决贫困户动力不足的问题,召开边缘户“夜话”打消群众怀疑和困惑问题,召开返乡创业人员“夜话”助力发展乡村产业问题,召开五老人员“夜话”解决乡村德治问题,召开大学生和退伍返乡人员 “夜话”解决村级后备干部问题。做到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三治融合”袁集实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