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南县苗集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构建“引、识、育、用”“全链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特别是乡土人才更好更快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党建统领,把握引才主动权。镇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多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镇人才招引等工作。制定《苗集镇人才工作制度》,明确人才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引才育才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为全力做好人才引进、培育、服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需求导向,推动识才常态化。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目录,明确人才类型和职业类别,根据工作需要将人才标注为非常紧缺、比较紧缺、一般紧缺三种等次,指导各村党组织定期按照目录分类精准摸排本村各种类型人才,并结合本村实际确定人才紧缺等次,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台账,摸清全镇人才底数。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摸排登记苗集户籍外出成功人士、乡土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
坚持因材施教,激活育才“蓄水池”。坚持政策导向,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认真学习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市人才政策清单、县招商引资政策汇编,掌握最新政策动向,及时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及奖补申报等服务。积极依托各类平台、抓住各项机会对人才进行能力培训,帮助人才尽快成长。
坚持靶向发力,搭建用才“赛马场”。根据行业类别和人才特点,积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和空间,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磨炼、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严格落实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挑选11名农业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每月定期联系农户、到企业开展走访,提供技术指导及服务;实施大户带农户帮扶行动,针对苗集镇晚秋黄梨发展现状,动员种植大户帮助其他农户开展黄梨品种改良,目前已完成品种改良700亩,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增长;开展以工带训、“师带徒”活动,先后培训服装纺织、柳编编织等技能人员13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