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南县王化镇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创新机制,通过抓牢“服务精准化、教育多元化、作用长效化”三个关键点,有效破解流动党员“联系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活力”。
以“精准服务”强纽带,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党员常年在异地奔波,生活压力大、归属感弱。王化镇以“暖心服务”为抓手,建立“双向联系+动态帮扶”机制,架起党组织与党员的“连心桥”。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实等方式,动态更新流动党员务工地点、职业特长、家庭需求等信息。打造“线上+线下”双服务平台。线上组建“流动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就业政策、技能培训等资料;线下设立“党员先锋岗”,由支委成员“一对一”包联,帮助留守老人就医、协调农忙抢收等实际问题。强化“节日关怀”暖心行动。利用春节、中秋等返乡高峰期,举办“家乡茶话会”,组织流动党员畅谈创业经历、为家乡建言献策;对未返乡党员,邮寄“红色包裹”,内含学习资料、家乡特产及慰问信,让党员身在外地仍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以“多元教育”提素质,让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针对流动党员分散性大、学习时间不固定的特点,王化镇创新教育载体,构建“云端学+实践学”双轨模式,确保党性教育“不断档”。打造“指尖课堂”。依托“学习强国”、阜南先锋系列平台等载体,推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案例等内容。做实“返乡补课”。利用农忙、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开设“流动党员夜校”,邀请专家讲授专题党课,并组织参观本地产业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党性修养。同时,开设“技能提升班”,联合农业部门传授大棚种植、电商运营等实用技术,帮助党员练就“双带”本领。
以“作用发挥”促担当,让流动党员有为更有位。积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将“他乡经验”转化为“家乡实践”,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当好“家乡推介员”。鼓励流动党员利用人脉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农产品外销“牵线搭桥”。争当“创业带头人”。对有技术、有资金的流动党员,支部提供土地流转、贷款担保等政策支持,引导其返乡创业。融入“基层治理网”。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其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